跋
博主是18年高考的,经历了阴差阳错的报考,选择了哈工大本部的计算机系。按照当年黑龙江的录取分数线,进入深圳校区的计算机系就读也是不成问题的,谁知这两年深圳校区的分数线也是水涨船高,当年稳进计算机的分数变成了学校的分数线。看着深圳同学“炫耀”的上床下桌,住本部53年老公寓的我也总是不停的恰柠檬。不过好说,20秋的时候,学校突然有了本部和深圳交换的项目,查了查两个校区的培养方案,在那边我只能修两门专业课,剩下的两门课还要等到大四春回来补修,还要晚拿一个月的两证。看样子代价有点大,不过呢,干就完了,学分绩已然是不担心的了,躺平了也不失一种放松,旅游一样的半年,也是给自己一个放松的机会了。
出行
早早的就买了飞机票,也有直达的航班,不过达到的时间是在半夜,不方便入住,于是选择了北京中转的航班。由于是第一次转机,选择了有三个小时空余的转机航班,也被因此朝姐嘲笑太小心谨慎了。不过,这个也成伏笔了。
早早的到了机场,由于前一天南航app的值机程序出现了bug,把我之前选的位置顶没了,自动换到了后一排的中间,坐在了南哥后面,朝姐旁边,也好。我不是一个喜欢看综艺的人(实在是脸盲,名字对不上人),看电影又怕头晕,索性还是把前两天没看完的小说看完吧。
起飞没啥问题,不过旁边的朝姐一直希望我能一起看,算是找一个共同吐槽的弹幕人吧,但是我真的脸盲,而且经常get不到综艺的点,就…不占用另一半耳机了,我还是看书吧。
早早的就落地了,南哥有亲戚请吃饭,所以就先走了,曦姐要赶比我们早一班的飞机,自然也不能像我们三个(朝姐、sdl和我)一样悠闲,办完了托运手续,开始了在大兴的闲逛,话说大兴的人是真的少,基本上看不到几个人,本来打算恰开封菜的,安检外面的开封菜样品实在过于贫瘠,sdl提议过了安检再找,反正开封菜有很多家,于是我们愉快的去安检了,然后伏笔就来了。
安检后,我们的登机口是B29,这一侧地图上确实显示有一家开封菜,不过找了半天,转了好久,前前后后确认了两遍,最终得出结论:B004号的开封菜被满记甜品取代了,最后我们三个中午恰的是味千拉面,之后去候机,正好是12点,看样子三个小时的转机也算是恰好利用(浪费)了。
第二趟航班登机时,我瞄见了驾驶室的机长把腿搭在了操纵杆上,当时心生不妙,这放荡不羁的机长莫非开飞机也很狂野,不出所料,还没过20分钟,我就晕的不行了,本来就是起早赶得飞机,这下子快晕的睡着了,两次的客舱服务,喝了点水才清醒了一点,之后还是小睡了一会,不过最后还是一点书都没看进去。
落地了很热,从-20°C到20°C的气温不是闹着玩的,虽然机场里面有空调,但是加绒的衬衫还是让人直冒汗。去了换衣间脱掉了来自北方的一身厚衣服,瞬间有一种夏天的感觉。南哥轻车熟路的带着坐地铁,深圳的地铁站点之间的间隔比哈尔滨长的多,一路上见到了形形色色的人,我印象极深的是一个梳着大背头,带着墨镜,穿着黑色带有稀疏白色斑点的紧身半截袖,和长腿的藏蓝西裤,鞋是尖头的亮面黑色皮鞋,有一种老旧港片中演员的感觉,果然这就是深圳吗,他在我之前下了地铁,也不知去向了何处。
下了地铁,恍惚之间,绿色映入眼帘,突然进入了夏季,上一次在室外还是冬夜,然后由冬入夏,出站已是下午5点了,温暖的阳光洒在身上,感觉好不真实的样子。
朝姐和南哥带我们穿过了平山村,算是一个城中村吧,密布的住宅,狭窄的巷道,让我想起了香港的大排档所在的巷子,有很多年龄不大的孩子玩着各式各样的玩具,感觉更多的是本地人,更靠南更长的日照,感觉本地人的面色偏棕红色。穿过宽宽窄窄的巷子,好像正好赶上了夜市的开张,大大小小的店铺也升起了卷帘门,小桌子也支了起来,好像能看见升腾的烟火气。一时间,孩童的喧闹声,棋牌室的码牌声,炸串小摊的滋滋声,电动摩托的滴滴声,喧闹中又让人感受到了一丝温暖,有点可爱的人。
入住的当晚
宿舍是三人寝的上床下桌,独立卫浴,但是是老宿舍,配置还是不及真正的哈深宿舍的,不过上床下桌是真的方便,终于不用窝在床上用电脑了,桌子的抽屉里有学长留下来的明信片,星空主题的,款式也不错。
第一天是最累的,然鹅我错误的估计了收拾宿舍所需要的时间,晚上还和朝姐的sdl夜游校园,看到了北大汇丰的楼,夜幕下亮着白灯的校徽,着实耀眼。到了十点,才发现需要对宿舍的床铺做全面的清洁,开始了苦逼的整理,在晚上11点半的时候终于能住人了,三个人洗了澡之后已然是半夜12点了,终究还是没能在12点前睡觉,算了,今儿受的累够多了,还是歇一歇吧。
到深圳的第一天晚上去外面吃的炒粉,感觉很顺滑,街边不大的店铺,做出来的味道确实相当的正宗(我在说什么,深圳好吃不到正宗的炒粉和肠粉吗),不过朝姐说,好像正宗的粉是潮汕那边的,这我就不知道了,不过很好吃就是了,夜宵有着落了。
探索的第一天
昨天晚上太累了,不过新环境还是睡的不太踏实,早上7点就醒了,然后躺着望棚顶,有一种恍惚感,我是怎么来到这边的。
中午在朝姐的带领下逛了三个食堂,凭通知书白嫖了两杯果汁,又嫖了一顿排骨锅,果然深圳的物价比哈尔滨的高多了,不过味道比较独特,可能是用了和北方没有的香料吧。
下午朝姐带着我去了主楼学习,真的是第一次见识到了这么好的教学楼,哈深主楼里面,最最普通的教室是和本部正心403 404那几个一样的研讨室,而研讨室的配置会更好,阶梯教室也是那种环形的阶梯教室,减少了层数,但是更有学生围绕老师做讨论的感觉了,座位更不必多说,类似本部的黄色凳子是不存在的。总之看下来,就是羡慕,原来有钱人家的大学是这个样子的,本部感觉还是活在10年前吧。
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教学楼里每层的柜子,每个人可以买小锁头自己用,原来日漫里面教学楼的私人柜子是真实存在的。朝姐说,图书馆距离教学楼和宿舍都比较远,他们还是喜欢在教学楼自习,小柜子的存在可以不用搬书了,很方便。而且T6里面有两层是考研专用自习室,这方面本部真的没有,至少在我的记忆里面,本部的考研的人之前都是在打游击战,只有正心711是一致没课的教室,不过也就不到20个座位,去年图书馆5楼的H区好像划给了考研的人,不清书,其他人也不能预约,也算是一点点方便吧。
哈深主楼的每层还有很多地方可以自习,凳子坐着很舒服,还有很多电源,也不像本部的教室往往一屋子也就几个电源的旁边有人,其他地方空空,很是浪费。看来在本部泡图书馆,在深圳就要泡教学楼了。
下午不一会,我俩都觉得凉风吹的有点冷,打算去其他教学楼看看,话说T3 T4 T5 T6下面的停车场是真的大,在停车场里面,我俩还记错了罗马数字Ⅳ和Ⅵ,在停车场里还走反了…之后朝姐回去继续收拾宿舍了,甚是不好意思耽误了朝姐这么长时间,之后我又去了一次平山村,下午的平山村不像傍晚那般热闹,感觉更多的是来来往往的行人。肠粉的店铺没有开,只有一家炸串没有关业,不过下午最热闹的地方是棋牌室,码牌的声音比傍晚更加热烈。
买完最后的一些生活用品,终于能在宿舍好好的歇一会了,这里的上铺比本部的上铺高,哪怕是住了两年的我,上去的时候还是有点心惊胆战,何况没了下铺的固定,上去的时候总是摇摇晃晃的,不过下桌的好处就是可以很方便的看书了。
晚上去四栋办了门禁,去校园里走了走,海边城市的晚风很是凉爽,不过微冷,夜游校园,走在几乎没有人的路上,一种不是很真实的感觉,好像不是来上学的,像是度假。
探索第二天
今天要去北大那边办校园网,这里就得吐槽一下深圳这边了,校园卡必须要办一张平安银行的银行卡,校园网也必须找三大运营商办理,